@鳳甲美術館
從展覽名稱《一百坪的散步練習》切入解構,鳳甲美術館占地總坪數為一百二十坪,而此次的展覽空間應用了其中的一百坪,強調了展覽實際的空間坪數,作為取名的空間元素,而散步練習這件事本身能聯想到和觀者息息相關,觀者行走在展場空間,以散步的狀態漫步徘徊在展場中的意象,另外在「散步」的字詞上有縫隙斷裂的設計,與櫥窗中主視覺的圖像遙相呼應。
談到展覽的核心主軸,將空間、身體與感知並置,可分為「身體 — 空間 」、「行走 — 建築」到「感受的行程」三個層面關係去解讀,層層遞進,展覽著重人的身體感在空間中的情境思索,透過動態的行走感知空間,在日常生活裡不論是街道、建築物及各式空間場域,會讓人形成一種空間感知的慣性,而此展將打破往常的習性,闡明隨著時代與技術的發展,建築結構和裝潢構造的改變,樑柱、透明玻璃,使空間的流動性提高,身體自然掙脫了束縛感。
從展覽地圖初步判斷,可得知這並非是一眼貫穿的展場,論述中提及此展是以作品製造出的夾縫、通道與隔牆,來取代傳統展示依賴於舊有的牆面結構,也因作品在空間擺放的位置不同,使觀者移動身體的路徑隨其變動。
記得第一次看到《生命的來來去去2.0》的展出是在《禽獸不如 — 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》,當時的展示方式與裝置形式不太一樣,作品放置在暢通無阻的空曠地帶,後側是竹林天井,剛好與作品以收集現實世界昆蟲生命值數量,再將其轉入虛擬的遊戲世界和帶有捕蚊燈形象的裝置,形成一個賦予此件作品補充生命值的環境營造。
而此次的展示機制改變了,放在形似於櫥窗的空間,一開始經過入口廊道這面觀看時,因為隔著類似於隔熱玻璃,即使在燈光照射下依然昏暗,形成冰冷的距離感,來到另一面,正式進入到作品場域的全貌,半開放式的矩型平台,原是櫥窗玻璃處變成鏡面,這片鏡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,手持握把操作遊戲介面的同時,望向鏡面,能看見機台裝置與自己的鏡像,有了彷彿置身在虛擬次元空間的錯覺。
《睡眠大廈》是一件計畫性的作品,藝術家將居住空間視為群體精神意志的延伸,一共分為三個空間場域展示,分別依循著身體感知、空間隱喻、自然物理三個面向,探討現代社會中集體潛意識的形塑過程。
從第一個展間,身體感知,錄像中拍攝的是幼兒園孩童午休的畫面,從頭到尾都只有這一個畫面循環播放,孩童的呼吸聲充斥整個走道,坐在懶骨頭觀看,隨著整體空間營造出的氛圍,身體逐漸鬆弛,漸漸進入到睡眠前期的感知狀態。
第二個展間,空間隱喻,一件件白色半牆體、部分室內構造、傢俱,建構成有形中無形的想像空間,那段詩意的敘述,具象化在我腦海形塑的情景。
第三個展間,自然物理,以採訪紀錄片的方式,研究「以人體腦波運作方法解讀潮汐規律」的假設,將「夢遊症」看作個人意識和社會關係的隱喻,嘗試串起神經生理與海洋科學兩領域差異大的現象,在訊息接收與詮釋之間,對個體之於世界秩序中的連繫拋出叩問。
《反饋(逐步)》剛好展示在進入下個展間的過道處,遠觀時看著像是電子鼓製成的裝置,一踏上作品,熟悉的聲音響起,俯身低頭查看,身體的肌肉記憶襲來,日常生活中測量體重觀看刻度的失重感,雙腳同時踏上走動,行走的過程中會不斷的經歷找尋平衡支點,間接影響了我們觀看時的步伐與視線,作品取名反饋(逐步),一來是踩上裝置它立即給予聲響、身體感的反應,二來另則補充了逐步,根據觀者自身行走的步調、輕重,逐漸帶來反饋。
《虛構挪移》以長形玻璃落地窗滑軌打造出的隔間空間,近看每片玻璃上留有X形,起初以為是殘膠形成的質地,細看發現是直接鑿刻玻璃成形的,叉形符號會聯想到封條、特意標記的痕跡,而在作品論述中提到了此刻痕意味著一場災難曾經(抑或當下)的缺席,應與藝術家本身的香港背景有關。
依據滑軌的動向,光線照射到玻璃窗體上,叉形影子便會倒映在全白牆體,好似另類附著在此空間留下印記般,延長承載意義的意圖,當我橫跨滑軌進入這被區隔的半開放空間,那一刻,身影便自然而然的參與進來,無意間短暫的留下虛像的符號。
走出空間,面向左半邊的兩片玻璃落地窗,窗面浮現了對向折射的山景風貌,打開了觀看此件作品的新視域,而當我不再透過玻璃窗看向裡面的白牆時,折射的身影、影像在夾縫中消失,藝術家在空間裝置的配位以及選用的材質特性,靈巧的轉換了觀者的視覺體驗,格外有趣。
《下雨了》於我是一件浪漫詩意的作品,還未知作品名稱前,觀看的第一感想到的畫面是夏季風和日麗的午後,門簾、晴天娃娃懸掛在門窗隨風搖擺,會有這般聯想與作品垂掛展示在空曠的場域,以及鏈條上掛著一顆顆形塑的陶作和動力裝置上下位移的形態、聲響,營造下雨的狀態,且將空氣中的水滴、塵埃形象塑造出來。
360°環繞觀看,忽遠忽近,貼近細看著迷於鏈條移動的態勢,退步遠看,將視野擴大容納作品全貌,背光狀態,大面窗體外部的山巒、樹林、稻田形成了一個天然山色屏風,與作品融合呼應,恰當運用了空間環境現成的特點,體現此件作品與空間產生的物理反應,帶給觀者感官體驗的最大化。
《春日午後巷子裡》藝術家將自身的人文日常,那平凡卻又記憶深刻的春日午後,在巷子裡所見所遇的物件一點點捏塑成形,重現那日的風情,如風鈴結構垂掛,參差錯落,紅花磚牆體、轉角處的三角錐、路邊傾倒的盆栽、鐵皮圍籬……,觀看著這些生活物件相互碰撞,產生清脆的聲響,加上作品展示在昏暗的走廊間,光線的來源僅僅只有走道盡頭窗戶照進的陽光,製造出午後巷子的氛圍,瞬間帶入到情境中,空間給予作品充沛的情景投射,當下也勾起了我相似的日常街景碎片,分外的親切。
《敗口》位於主展場的最尾端,如若未先站在遠處第一時間很難發現,那面白牆是作品的一部分,沿著牆體順勢而下,俯身蹲姿觀看,白色牆底下是傾斜建體構成狹窄的夾角空間,處於未整頓的凋零狀態,剝落的油漆、斑剝的壁癌、陳舊的水桶、滴答的水聲,以及夾縫中透進一道微弱的光,那些因空間與空間交錯自然成形的間隙地帶,時常被忽視,藝術家擷取自都會建築空間的灰色地帶,像是被遺留遺忘的天橋底、高架橋下河堤旁的交會處,作品以聲音與空間引領觀者調整身體和視角,如此才能看清作品全貌,調動觀者,擁有操弄狀態的主動性。
觀展半路,手機響起震動,通知有新訊息,起初沒太大的反應,直至被連續不間斷的響動打斷,打開簡訊頁面一連串藉由國際移動使用者辨識碼(IMSI)發送出的文字訊息,內容大致上是在闡述:「在我們發現它之前,就像在我們定義事物之前,事物並不存在一樣,你見過一件一直在竊竊私語的藝術品嗎?我們假設事物不存在,直到我們開始發現,操縱、定義和相信…」藝術家透過文字引導觀者去思索,數件被認為不在場的作品,一則一則傳達有關人們相信但始終無法確認,卻又覺得存在的事物。
Sandbox譯為沙盒,在概念定義上是一種安全機制,為執行中的程式提供隔離環境,透過系統安全機制,按照一系列預設規則給使用者及程式分配一定的訪問權限,完全控制程式的啟動、代碼注入及網路訪問,如同虛擬機器,類比一個完整的宿主系統,可以如執行於真實硬體一般執行虛擬的作業系統,而《Sandbox》就是這般的運作體系,在展場空間中看不見實體物件的前提,介入在場觀者的手機,簡訊中指引著觀者還看四周並在展場內到處走動,當我深陷指令的文藻裡,且依循它,無形中形構了那不在場的物件、操縱者。
以尋常散步的動作作為感知周遭空間裡的一切,時間的流動、環境的變換以及意識的流淌,先是身體的肢體動態帶起我們進入空間場域與之接觸互動,在細品其中因空間系統打破、干擾、置換後,改變我們的觀展體驗,再擴大延伸探討個體與現代社會環境間不可融合、不被接納,那灰色地帶模糊的邊界,試圖以突破展覽制式的空間框架做為比喻,對我來說,每位來訪者扮演的角色就如同這社會上特殊的個體,是否會根據空間變動,會有著何種反應,是歸順?是反骨?抑或毫無意識,比比皆是反響,在偌大的社會環境如何選擇,是隨波逐流還是特立獨行…行走在《一百坪的散步練習》的我們都還擁有獨立思考的權利,慢慢思索,慢慢練習。
2023/07/10